——董树奎同志在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三届二次理事会上的讲话
各位理事、同志们: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初冬时节,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三届二次理事会在风景如画的海口市隆重召开。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大家会聚一堂,回顾过去,分析形势,展望未来,共商行业发展大计。在此,我代表国家税务总局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注册税务师行业做出贡献的各位理事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税务中介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税收事业发展的产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服务体系和纳税服务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96年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的建立,到2006年《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的施行,我国注册税务师行业经历了起步创立、脱钩改制、清理整顿的艰难历程,现在已进入了规范发展的崭新时期。目前,我国税务师事务所已超过3000家,获得注册税务师资格的人数达7万人,从业人员近10万人。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由内陆扩大到港澳地区,行业的认知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和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不断加强。谢旭人局长在2004年10月召开的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对注册税务师行业给予了明确的定位。这就是:注册税务师行业作为具有涉税鉴证和涉税服务双重职能的社会中介组织,已经成为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推动社会主义税收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总局的这一定位,明确了注册税务师行业的基本职能和执业方向。为了更好地发挥注册税务师行业的作用,2005年,总局第14号令发布了《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此后又相继制定了《关于促进注册税务师行业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十一五”时期中国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税务中介机构的设立、执业资格的认定及权利与义务、业务范围、行业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行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各级税务机关更加重视发挥税务中介组织的作用,依法支持和引导行业拓展业务空间,规范行业发展。
中税协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以来,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认真贯彻总局有关行业发展的各项部署和工作要求,积极配合税务机关贯彻落实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发展的有关规定,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行业宣传和理论研讨。结合全国税收宣传月集中开展一系列行业宣传活动;通过参加全国行业协会成就汇报展览会和召开协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扩大行业的社会影响;通过改进协会会刊,举办行业发展研讨会和高级论坛,加大了行业理论研讨的力度。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自律管理。中税协先后制定了《注册税务师行业自律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注册税务师五年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后续教育管理办法、会员登记管理办法和会费交纳使用管理办法等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的规定,各地税协也结合本地区的工作实际,完善和细化行业自律管理的各项制度,促进了行业自律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中税协成功加入了亚洲——大洋洲税务师协会(简称AOTCA),并参加了AOTCA十二届和十三届理事会,先后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税务中介组织进行交流,加强了行业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了中税协的国际影响。所有这些,都对注册税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平稳,宏观调控初见成效。前三季度经济总量达1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物价水平控制在1.3%以内;l至10月全国税收收入达到3.2万亿元,增收5859亿元,增长22.3%。全国税务系统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发挥。经济税收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注册税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外部环境。展望未来,我们应当对注册税务师行业这个朝阳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首先,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指导方针,为行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将规范发展税务等经济鉴证服务明确写入规划纲要。这表明在新的发展时期,税务中介组织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同。其次,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税务中介机构的培育和发展。《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市场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税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收规模和纳税人数量的不断扩大,公共管理和税收管理理念、方式的创新,公民纳税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为注册税务师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三,各级税务机关更加重视发挥注册税务师这支队伍服务于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专业优势,依法支持和引导行业拓展业务空间,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执业氛围。第四,税务师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的法制观念、市场观念、诚信观念和服务观念的逐步树立,执业队伍的逐步壮大,执业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执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为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面临行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中税协和各地税协作为行业社团组织,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引导和带领会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关于协会的工作,刘太明副会长兼秘书长将作专题报告进行总结和部署。我仅就几个重点问题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一、认真贯彻《注册税务师行业自律管理办法》 促进注册税务师行业健康发展
注册税务师行业自律管理是以税收法规为依据,以诚信建设为核心,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自律管理,制度建设是前提,监督管理是保障,会员自律是基础。中税协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通过的《注册税务师行业自律管理办法》,对会员管理和教育、执业规范、行业监督、奖励与惩戒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中税协、各地税协、税务师事务所和广大从业人员都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注税协会要不断总结经验,细化有关规定,完善自律管理办法,并通过加强监督和指导,保证自律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注册税务师事务所和广大从业人员要牢固树立自律意识,认真执行自律管理办法。协会是由会员组成的,会员自律是行业自律和发展的基础。协会要教育和指导会员加强自律建设。当前会员自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要依法执业。依法执业是立业之基,自律之本,是行业发展必须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税务师事务所和广大从业人员要以税收法规为依据,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原则,积极拓展涉税业务,依法保障国家税收利益,依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二要诚信执业。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诚信是做人之本,
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是无形资产和投资环境,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曾尖锐地指出,中国入世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将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这些都充分说明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注税协会、税务师事务所和广大从业人员一定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行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要通过加强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诚实守信意识;通过完善诚信执业制度和诚信监督机制,提升注税行业的公信力,树立注税行业诚实守信的社会形象。
三要强化品牌意识。注税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实践证明,牢固树立竞争观念和品牌意识是税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重要法宝,是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企业品牌既是宝贵的无形资产,更是一种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发展的潜力不仅体现在创造产品的数量和经营规模的扩张上,更体现在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和企业品牌、企业形象的不断提升上。注税协会和税务师事务所要切实强化品牌意识,树立品牌形象,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税务师事务所。
四要加强事务所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建立规范的事务所内部治理结构,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效率的核心问题。税务师事务所要牢固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创新体制,努力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注税协会要大力倡导税务师事务所练好内功、夯实基础,开展质量认证;要通过推动事务所完善经营机制,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税务师事务所加盟制度的建立和政府集中购买涉税服务等措施,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的决策力、执行力、竞争力和良好品牌形象的税务师事务所。
五要提高执业人员素质。执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对行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