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南商报
商报讯 (记者 劳育聪 通讯员 陈娜莎 裴一飞)记者近日从宁波检验检疫局获悉,2016年上半年,该局共签发中国-韩国自贸区原产地证书1.14万份,签证金额3.13亿美元;签发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原产地证书2.80万份,签证金额6.58亿美元,两种证书签证份数及签证金额分别占到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总签证份数及金额的49.16%和41.5%。按照平均5%的关税优惠率计算,共计可为企业在进口国海关减免关税约0.49亿美元。
近年来,随着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我出口产品频频采用“毕业”条款,普惠制原产地签证项下给惠产品范围和关税优惠幅度不断收窄,企业通过普惠制原产地证书享受关税减免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为此,我国加快推进了自贸区战略,陆续与东盟、巴基斯坦、新西兰、瑞士等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4个自贸区协定。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作为这些协定的成员国之间享受关税减免的优惠凭证,在通关时,可享受对方国家在协定中对中国产品承诺的降税优惠,部分商品甚至可以以零关税通关。
其中,中韩、中澳自贸协定被称为面向全球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最新成果,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签署的覆盖议题范围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
检验检疫部门再次提醒各出口企业应更好地解读自贸协定,充分了解自贸协定的优惠政策,掌握关税减让清单和减让幅度,以便在签订合同时,积极争取与进口商分享关税减让,尽量扩大关税减让清单内的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