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我会 我会动态 新闻中心 前沿杂志 通 迅 员 在线咨询 用户中心
研究会
税计划遭遇增税计划
时间:2010-12-16 15:43:13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723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个税改革有望揭开面纱。据悉,“减少级次、调整级距”成为个税改革方案设计时的核心思想,中低收入者税负担子有望减轻。知情人士称,个税减负只是“十二五”一揽子税收规划的一部分,取消营业税、进而降低增值税率等也将在未来五年成为现实。(12月13日《中新网》)

  从报道看,不但个人所得税纳入了减税计划,而且企业税负也要减轻,减税贯穿于整个税收体制的重新设计和改革。显然,这些减税计划的推行,不仅是对“十二五”———“民富五年”最好的诠释,也是对“税负过重”质疑的积极回应,而且还给“扩内需”、“稳增长”提供了动力。

  就在公众期待多种减税计划出台的同时,还有不少增税计划也在酝酿之中。据相关报道,为给股市去泡沫,要调高印花税;为给房地产降温,酝酿房产税、物业税;为了保护环境,出台车船税;加强控烟力度,提高烟草税……而且,关税、购置税等税种的动向也有上升趋势。

  一边要减税,一边要增税,公众难免就会担心,复杂的减减增增持续几年,公众的税负并没有减轻。

  尽管印花税、房产税等增税计划各自出台都有充分理由,也是市场调控的必要工具,但如果是一方面通过减税来给老百姓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增税从老百姓口袋里向外掏钱,就会导致减税计划遭遇增税计划阻击,减税成果被增税所抵消。因为,增加的税负很有可能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比如说,房产税被认为不但是遏制房价疯狂上涨、有效打击炒房的工具,而且是调节贫富差距的有效武器,但公众还是担心在一个畸形的楼市,房产税很容易转嫁给购房者变相推高房价。而且,房产税还被监管部门当成地方政府稳定的税源,这似乎让房产税仅仅成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不是调控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地方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频繁建议增税或设立新税种。例如,某省的两会上有提案一口气建议开征气候变化税、能源税、碳税、碳排放基金、碳信托交易基金等多项税种。这些提案本意或是出于公共利益考虑,但如果实施却不一定能让公众真正受益。

  在我看来,减税计划可期待,但减税能否实实在在减轻公众负担,还是一个问号。而增税计划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增税偏离了征收的初衷,实现了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而让老百姓梦想落空。因此,无论是减税还是增税,都应当实行税收法制化,使政府不能多征税,也让企业、公民不能逃税。

  而且,无论是减税还是增税,都要纳入民主决策、征求公众意见,这样才能使减税计划让民众享受到实惠,增税计划不误伤民生。遗憾的是,多家媒体披露明年初将在部分城市试点房产税,但至今公众连征税方案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如何征收其实都是江湖谣传。没有给足公众时间,如何让公众参与税制酝酿呢?

  我认为,在推行增税计划之前,首先要客观评估中国整体实际税负;其次是尽可能绕开民生,不给中低收入者尤其是低收入增加负担;再者,彻底清除各种乱收费。

 
公司地址: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106-1111室   电话:010-52853306/52853307   邮箱:king780506@sina.com
Copyright © 2010 中国财税高级人才研究会 | 技术支持:双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