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平台简介 政策文件 行业动态 税局动态 纳税评定 涉税案件 诚信纳税 财税中介 财税人才 申办认证 信用查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钢贸信用危机如何化解?
时间:2014-4-16 9:06:10  来源:中国冶金报  点击:4665
   去年以来,钢贸行业的负面新闻不断。一位入行数十年的业内人士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表示,现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钢贸生意的。面对信用危机,钢贸商乃至整个钢贸行业都需要反思:目前面对的信用危机如何化解?

  回顾钢贸商信贷风波,银行动产质押监管、联保联贷、厂商银三方合作等融资模式被看作是产生风险的根源。其实,这些融资模式从方案设计到具体操作流程都是合理的,不失为物流仓储融资的一种创新,曾为中小钢贸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例如,联保联贷融资模式以钢贸商的信用为保证,由钢贸企业间互保、联保,由银行认可的第三方担保公司为钢贸企业融资作担保。在具体操作流程上,该模式要求钢贸企业必须以资产入股,成为银行认可的第三方担保公司的股东才有贷款资格;需要贷款时,必须以自有或第三人合法拥有的存货交付银行作抵押,并交付保证金;由5个资产相当的钢贸企业结成联保小组,向银行提出贷款授信,并且各自均对联保小组成员的贷款承担连带担保责任;由担保公司大股东组成的监事会集体进行审核,由钢材市场(担保公司最大股东)和担保公司理事会共同为钢贸企业融资作担保,最后由银行核准放贷。这种融资模式通过货物抵押、互保、联保、担保公司、钢材市场和银行层层设防,应该说“篱笆”已经扎得很紧了,即使个别钢贸企业出现了还贷风险,也能通过互保、联保平稳地解决问题。然而,这一系列周密的设计,在钢贸行业社会信用体系缺失的情况下,便无力阻挡风险的集中爆发。

  据了解,系统性融资风险集中爆发的关键,在于有的钢贸企业信用严重缺失,具体表现在个别钢贸商绕过了债权人(银行)和第三方监管公司,与仓储公司串通,出具无实物的仓单或入库凭证向银行骗贷,或者伪造出入库登记单,在未经银行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提取处理质押物,使银行的抵押权落空。还有一些借款人用同一质押物在多家银行借款,“一女多嫁”,而仓储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业务,对此视而不见。这种乱象在一定的条件下逐渐蔓延,从个别现象演变成整个钢贸行业的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再加上在前几年流动性宽松的大环境下,钢贸行业出现了一股“投资热”,大大小小的钢贸企业挡不住“一夜暴富”的诱惑,纷纷转战资本市场。但是,随着钢材需求放缓和银行收紧银根,钢贸商的资金链条吃紧,成为爆发系统性贷款风险的“导火索”。

  因此,如果没有信用作保证,即使融资模式设计得再合理、操作流程再严密,融资风险依然难以避免。面对当前的信用困境,钢贸业重建社会信用体系刻不容缓。由于重建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亟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公示,让守信和失信者均能及时亮相。这要从解决信息的流动不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入手,涉及到工商、税务、银行、海关、司法等政府职能部门。相关部门要尽快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将大量零散、动态的日常监管信息通过汇总、统计、管理等信息检索系统,与企业共享,建立起企业诚信信息数据库系统。

  其次,建立企业守信激励、失信惩罚的机制。目前,虚假仓单、伪造出入库登记凭证、重复质押等欺诈行为,以及合同毁约、债务逃废等不守信用的现象之所以时有发生,与失信成本过低不无关系。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构建奖惩分明的体制机制很有必要,从而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再次,提升企业经营者的商业道德素质,积极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只有在全行业树立诚实守信、守法经营的风气,保护诚信经营,抵制和严厉打击违反诚信原则和不按市场竞争规则办事的行为,全行业整体的信用程度才会提高。只有讲诚信成为大多数钢贸企业的自觉行动,钢贸市场才能真正走上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

单位地址: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610-1611室 邮编:100050
客服电话>>  010-63540788/63540318
Copyright © 2010 涉税认证网 | 京ICP证031046号 | 技术支持:双鑫科技